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过刊目录

    2002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清史纂修
    学术专论
    读史札记
    学术动态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清史纂修
    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
    姜涛
    2002, 0(2): 1-8. 
    摘要 ( )   PDF(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专论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下)
    李伯重
    2002, 0(2): 9-16. 
    摘要 ( )   PDF(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租征收率的再探讨
    高王凌
    2002, 0(2): 17-32. 
    摘要 ( )   PDF(316KB) ( )  
    本篇主要目的是要探讨土地制度史研究中“地租率”这一个老大难问题。过去的研究,多是根据土地租约的字面规定去理解,以为地主说多少就能收多少似的。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地主地租簿的研究,已经发现地租实收数量与租约规定的租额之间,有着一个颇大的差距,即地主收租通常只能收到租额的七八成左右,而且还在不断下降之中。因此,研究地租率,应从“实收率”入手。本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是笔者关于“农民、地主和地租”研究的一个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福建地方财政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福建省例》研究
    郑振满
    2002, 0(2): 24-35. 
    摘要 ( )   PDF(735KB) ( )  
    清初承袭明后期的“一条鞭法”,对地方财政实行分级分类定额包干体制,同时大幅度删减地方财政预算,使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趋于萎缩。清中叶推行的“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原是为了弥补各级政府办公经费之不足,但由于此后盛行“就廉摊捐”,使之名存实亡;另一方面,由于清后期对地方存留经费实行全省统一结算制度,使基层政府失去了财政自主权。晚清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捐纳与厘金,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某些职能,但同时也促进了绅商一体化,推动了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进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耗羡归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
    董建中
    2002, 0(2): 36-45. 
    摘要 ( )   PDF(746KB) ( )  
    雍正帝即位后,颁布了严禁督抚收受节礼、禁止部费、禁止捐扣俸工等上谕,这实际上否定了存在于康熙中后期的以火耗为主的陋规分配体制。另一方面,严峻的亏空又亟待解决。雍正君臣通过奏折来往,经过一年多的探讨,既弥补无着亏空,又提供地方公费与官员养廉的耗羡归公政策最终出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精神病人管制措施考述
    郝秉键
    2002, 0(2): 46-57. 
    摘要 ( )   PDF(2703KB) ( )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分子,因其丧失理智,故不免有时损毁器物、杀伤人命。为了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清政府采取了所谓的“报官锁锢制”。按照这一措施,在精神病人患病后,其家属要报明地方官,令其亲属严密看管。起初,清政府对精神病人犯罪采取宽容的态度,甚至杀死人命也不加追究,但在乾隆时期,其对精神病犯人的政策变得越来越严厉。最后不仅杀死多命之疯犯要被判处死刑,就是因疯捏写“逆词”之犯也要被判处死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陈四案”管窥康熙五十年前后的社会控制
    王成兰
    2002, 0(2): 58-67. 
    摘要 ( )   PDF(469KB) ( )  
    “陈四案”是发生在康熙五十年的一桩叩阍案,流动卖艺的陈四被告有抢劫等罪,最后共有数十人被判流放,一人被斩,数名大臣被降级处理。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案件相比,清最高统治者对此案的处理,超出了常规,实在是出于他们对社会流动性加大的担忧。本文试图以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探讨康熙五十年前后的社会状况及统治者的社会控制动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土信仰与异域文化之纠葛——从迎神赛社看近代山西民教冲突
    赵英霞
    2002, 0(2): 68-75. 
    摘要 ( )   PDF(511KB) ( )  
    本文以乡土社会迎神赛社为视点,对于近代山西民教冲突作了探析。首先介绍了民教冲突中引人注目的戏乐纠葛,然后考察了迎神赛社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功能。西方传教士无视这一传统习俗,禁止教徒参加迎神赛社活动,民教双方冲突由此产生。文章从绅士维护领导权威和民众要求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等方面对戏乐冲突的原因作了探讨。最后强调指出世纪末的严重干旱将原本存在的戏乐纠葛推向高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中商人的角色特征与阶层流动分析
    毕苑
    2002, 0(2): 76-86. 
    摘要 ( )   PDF(619KB) ( )  
    商人阶层是晋中地区最具特色的社会群体。他们一方面结交高官,另一方面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追求塑造本阶层的社会中坚形象。但是晋中商人不具有独立于主流道德伦理之外的意识系统,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一个尴尬的双面角色。同时,晋中商人具有浓厚的士首商末意识,经商致富后他们的人生走向大多再次回流仕途。随着晋中社会向近代迈进,商人阶层呈现出旧阶层淡出、职业化凸显的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徽商与清代汉口紫阳书院——清代商人书院的个案研究
    李琳琦
    2002, 0(2): 87-93. 
    摘要 ( )   PDF(553KB) ( )  
    明清时期,徽商不仅致力于徽州本土的文教事业,还纷纷在侨寓之地创办书院,以为相从旅邸的子孙就学成名计,而汉口紫阳书院则是其中的典型,汉口紫阳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业经济发展和徽商“贾而好儒”的产物。从汉口紫阳书院的创建、功能及经费的经营中可以窥探明清商人书院与传统书院的不同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
    刘文鹏
    2002, 0(2): 94-101. 
    摘要 ( )   PDF(580KB) ( )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东联内地行省与京师,西北通西藏、四川,西南接缅甸,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以驿站为主构架,以塘、铺为补充,驿递合一,在信息传递、差役过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驿站的运转中,经费来源、官吏舞弊等问题也在本文的考察之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史札记
    多尔衮所封王爵汉号颖亲王之推测
    胡坚
    2002, 0(2): 102-105. 
    摘要 ( )   PDF(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徽州盐商江仲馨获利案例试析
    汪崇筼
    2002, 0(2): 106-111. 
    摘要 ( )   PDF(3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诡谋直记》
    汤志钧
    2002, 0(2): 112-117. 
    摘要 ( )   PDF(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皇权传承研究的新进展——读《清朝皇位继承制度》
    徐艺圃
    2002, 0(2): 118-121. 
    摘要 ( )   PDF(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清代早、中期会党与秘密社会>评价》的评价
    刘平
    2002, 0(2): 122-123. 
    摘要 ( )   PDF(1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年磨一剑——《明清高利贷资本》评价
    高纪春
    2002, 0(2): 124. 
    摘要 ( )   PDF(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