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专论
    读史札记
    清史纂修
    学术专论
    学术动态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术专论
    “包世臣正义”的成本:晚清发审局的法律经济学考察
    张世明, 冯永明
    2009, 0(4): 1-34. 
    摘要 ( )   PDF(3629KB) ( )  
    嘉庆帝开禁京控导致的案件日增使江河日下的帝国中早已出现的资源紧缺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各直省遂借助传统行政司法体系中的配置性资源组建了发审局这一临时性、非正式的司法机构,以消弥此种尴尬境地。由于发审局在缓解案件繁多方面的优势,其内部的人员配置、审案机制等日渐成熟,最终演化成传统体制中的专门审断机关。清末司法改革虽然移入的是西方司法体系,但此过程却离不开传统体制中所蕴资源的配合与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郭影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9, 0(4): 4. 
    摘要 ( )   PDF(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地方审级划分的再思考——乾隆朝行政实践下的动态变通性和相对稳定性
    魏淑民
    2009, 0(4): 35-43. 
    摘要 ( )   PDF(1811KB) ( )  
    学界关于清代地方审级的划分有三种主要观点,它们既有结论上的分歧也存在共通之处。本文利用议驳类刑部黄册,从驳案改正的角度,证实清代地方四层基本审级。地方审级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静态概念,本文在行政实践的宏观范畴下,重点依据山西、湖南两省的个案,动态考察地方审级中直隶厅州本管案件是否经由"道"审转的变化调整过程。地方审级等制度规定在动态运行中具有变通性,但相对稳定是其另一特点,行政实践下的地方审级是动态变通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而在具体层面,中央和地方官员、地方内部的督抚与司道,又因为职位不同而使得彼此的立场与思维略有差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央与地方的交换:晚清咸同年间科举录取名额的增加
    谢海涛
    2009, 0(4): 44-55. 
    摘要 ( )   PDF(347KB) ( )  
    晚清咸同年间,为缓解因太平军及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造成的财政危机,清廷制定并颁布了"捐输增广科举名额"政策,以此从地方榨取资源,并以增加院试学额、乡试中额的形式对地方予以报偿。虽然尽可能多地获取名额意味着将得到更多的利益,但学额、中额还没有珍贵到有人愿意捐钱为桑梓换取的程度。在科举名额增广的大潮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地方利用各种名目、各种开销来奏请增加名额,中央在其间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清廷为了防止名额增加的失控,对增加的最大量作出了限定,但对名额制度的伤害已经造成。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科举录取名额增长惊人。地方和朝廷的交换表现为,地方向朝廷输诚,朝廷给予地方馈赠,如此改变了科举名额分配制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掌即老挝”谬说考
    李坤睿
    2009, 0(4): 56-71. 
    摘要 ( )   PDF(2920KB) ( )  
    南掌是清代的朝贡国。《大清会典》等史料称"南掌即老挝",此说常被作为通说接受。然而,明代的老挝在明清之际已经一分为三,其中的琅勃拉邦王国于雍正时向中国进贡;所谓南掌系指琅勃拉邦。"南掌即老挝"的谬见的产生和沿承,与朝贡体制下清政府获取南掌信息的方式与特点相关。晚清时,人们增进了对南掌的了解,发现南掌已被暹罗吞并,但"南掌即老挝"的通说地位却一直未获动摇,延续至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此岸与彼岸之间——由《遐迩贯珍》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李智君
    2009, 0(4): 72-88. 
    摘要 ( )   PDF(3077KB) ( )  
    19世纪中叶,海洋是一个权力的"公共地",沿海地区则是一个典型的"边际地带"。此岸,清政府及其地方代表——士绅,在边际地带的控制力有大有小,从而导致洋人和地方会党在通商口岸的势力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权力之间角逐所造成的民众移民海外的内推力也就有大有小。在公共地海洋上,些许的秩序来自口岸城市权力的辐射。辐射区之外,移民的命运就由海盗、奸商、台风等来决定了。彼岸,又是一个边际地带,不同的是踏上彼岸的中国民众变成了客居者。作为公民,国家这把伞,不再为他们遮风挡雨。对这样一个艰难历程,发行于1853年8月至1856年5月的《遐迩贯珍》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把《遐迩贯珍》的每月新闻信息——"近日杂报",连缀成一个空间过程和历史事件,即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中国民众海上生活之所以艰难,原因在于,首先从国家制度来看,海外华人被清政府视为弃民,自然对其"无可悯惜"。其次,客居华人所采用的基层社会组织——会馆,与西方市民法制社会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制度性冲突。再次,客居的中国民众,因性别比例失衡,不仅自己无法在海外落地生根,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华洋之间严重对立。长期存在的西方种族主义和中西宗教差异,进一步激化了华洋之间的冲突。这种隔阂与冲突,最终导致中国民众没有在大洋彼岸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以来的太监庙探析
    张雪松
    2009, 0(4): 89-96. 
    摘要 ( )   PDF(512KB) ( )  
    明代太监安葬,继承了宋元以来以田养寺、以寺安僧、以僧祭祖的功德寺(坟寺)传统。但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由于太监庙与民间社会信仰的进一步融合,慈禧太后宠信白云观道士等原因,清廷太监大规模出佛入道,皈依全真龙门派,到北京白云观受戒,并成立了太监自己的道教宗派——龙门派岔支"霍山派"。本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全真龙门派岔支霍山派的派辈谱系问题,并分析了霍山派太监道士住持的太监道庙,两类不同的管理模式:子孙缘与兄弟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史札记
    圆明园营建始因新考
    李大平, 朱诚如
    2009, 0(4): 97-110. 
    摘要 ( )   PDF(6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
    陈慧
    2009, 0(4): 111-117. 
    摘要 ( )   PDF(5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呼伦贝尔的地方财政及其特征
    阿鲁贵?萨如拉
    2009, 0(4): 118-124. 
    摘要 ( )   PDF(2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史纂修
    用世界眼光纂修清史——清史纂修编译类工作述要
    徐浩, 唐博
    2009, 0(4): 125-131. 
    摘要 ( )   PDF(17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专论
    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
    刘文鹏
    2009, 0(4): 132-138. 
    摘要 ( )   PDF(4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清史研究》三十年
    祁美琴
    2009, 0(4): 139-145. 
    摘要 ( )   PDF(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清史论文索引
    王绪芬, 吴玉清
    2009, 0(4): 146-156. 
    摘要 ( )   PDF(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