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2-8587  CN 11-2765/K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动态
    学术专论
    读史札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术动态
    清前期政教关系中的儒教及三教问题
    曹新宇
    2019, 0(3): 1-21. 
    摘要 ( )   PDF(17614KB) ( )  
    清乾隆朝河南学政林枝春奏准禁毁三教堂。在乾隆帝的首肯下,三教堂案逐渐演化为一场由上至下的全国性清查运动,并留下较为完整的有关档案。近年来,学界在华北各地的田野调查中,相继发现大量有关三教堂的地方文献,内容包括村庙碑碣、教派经卷以及口述史材料。原本不被注意的清初政教与基层社会的互动,也在地方文献与中央档案的比对之下开始呈现,有助于研究者从地方化的视角,重新梳理清初政教关系、思想运动以及民间教派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例与乾隆时期回疆的刑案审判
    贾建飞
    2019, 0(3): 22-31. 
    摘要 ( )   PDF(8846KB) ( )  
    清朝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边疆问题的解决上,今人,尤其是“新清史”对此研究颇多。但其关注多在满、蒙、藏及统治者与上述人群之关联,于回人和回疆着墨较少。本文基于清代满汉档案所载涉及回人的刑案,探讨了回疆地方法律回例在司法中的应用,以及清政府对回例适用范围的不断调整,并指出回疆动乱与统治阶层和其他群体间的文化隔阂,最终导致清政府的回疆统治理念由因俗而治转向了制度趋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专论
    清代文职处分则例考
    常国栋
    2019, 0(3): 32-46. 
    摘要 ( )   PDF(11736KB) ( )  
    清代文职处分则例是在历代律例基础上形成的“治官之法”,它的内容与刊发制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变化。为解决条例繁密以及例、案纠缠等问题,清廷多次调整处分则例的编纂权,从各部均可编纂到律例馆兼修,再到由吏部专管,并在刊刻制度上经历了从定期修订颁行到以谕令通行为主、修订刊发为辅的转变。但囿于种种原因,清廷的因应举措未能纠正处分则例带来的弊端,却推动了坊刊本处分则例的刊刻、编辑与销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冲繁疲难”制度再审视——以乾隆七年制度调整为中心
    张振国
    2019, 0(3): 47-65. 
    摘要 ( )   PDF(15706KB) ( )  
    “冲繁疲难”制度,是清代订立的行政分等制度,学界已有论述。然随着档案史料的逐步挖掘,许多论断需要重新审视。首先,四要素与四等级之间共有五种对应关系,定制后的对应关系仅是其中的一种,非最合理者,惟专制政府以强制推行。其次,等级、要素之间关系复杂,要素内部又细分等级,二者的强行划一,使制度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亦致其趋于简单化、僵硬化。第三,缺分等级之调整,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前者多隐晦不显,遮掩了真正的行为动机和权力诉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礼制视域下的清代满洲祭礼之源起与流变
    吴恩荣
    2019, 0(3): 66-76. 
    摘要 ( )   PDF(8927KB) ( )  
    清代满洲祭礼发源于满洲民俗与宗教信仰,在崇德称帝后,开始出现分流,部分祭礼向汉制靠拢。顺治朝全盘继承明朝祭礼体系,满洲祭礼在总体上呈现收缩之势。满洲祭礼的全族性与平等性,无法像汉族祭礼那样彰显皇权至尊;其民俗与宗教属性,又与汉族祭礼不相容,无法彻底融入汉族的“五礼”体系,这决定了清朝统治者只能将其作为保持本民族特性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也造成清代国家礼制格局中满汉祭礼彼此独立而又并行不悖的独特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俄罗斯逃人与18世纪后期的清朝边疆
    惠男
    2019, 0(3): 77-94. 
    摘要 ( )   PDF(14624KB) ( )  
    本文通过一系列满文档案和俄国东正教团的资料,考察了1764-1780年间被清朝的卡伦守卫从新疆、蒙古和黑龙江等边疆缉获的俄罗斯逃人的经历:他们跨境到中国后,先被押解到北京,随后流放到福建和广东;最后,有些人成为福州或广州驻防八旗的披甲,有些人沦为当地八旗兵丁的奴隶。这一在清代中俄关系史中鲜为人知的侧面,不仅能展现自《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有关“逃人遣返”条款的执行情况,还将揭示18世纪后期清朝边疆统治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雍正欠铜案与苏州的洋铜商人
    华立
    2019, 0(3): 95-109. 
    摘要 ( )   PDF(11616KB) ( )  
    有清一代曾长期从日本长崎进口铜材(洋铜)以保证国内铸币所需。康熙后期到乾隆初年实行“发帑办铜”,由官员携帑至江浙招募商人承办,苏州作为办铜的中心之地,吸引了大批以泛海为生的商人和船工聚集于此。由于史料所限,我们一直很难具体窥见他们的经商和生活状态。本文利用搜集到的户科题本并结合日方记载,以雍正初年苏州的两起欠铜案为切入点,细致分析卷入案中的众多商人事例,揭示了当时活跃于苏州乃至东南沿海的洋铜商人——这个对日贸易群体的“素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盛宣怀与上海电报局改制
    周积明, 丁亮
    2019, 0(3): 110-125. 
    摘要 ( )   PDF(12896KB) ( )  
    上海电报局成立后,迭经朝廷和北洋势力侵夺,官商激烈博弈,各方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盛宣怀身处博弈旋涡与利益纠葛的中心,虽有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压服股商的一面,但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实业家,更由于个体利益与电报局利益相互缠绕,更多的是代表股商利益与朝廷抗争。其提出的由“官占商产”转变为“官买商业”的思路,以及股商提出的朝廷应通过“和平商妥”“询谋佥同”方式处理国家与私人资产关系的意见,皆是从前现代国家经济模式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思想线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武昌假光绪案”看己亥建储前后的舆论和政局
    王刚
    2019, 0(3): 126-139. 
    摘要 ( )   PDF(11192KB) ( )  
    刘成禺笔下的“武昌假光绪案”流传甚广,情节却未必近真。本文首先是考订该案史实,进而管窥己亥、庚子之交的政局演变。认为该案属于撞骗之案,“假光绪”并无任何政治企图。之所以由“常案”升级为“奇案”“巨案”,主要由“建储”前后的政局大气候所致。最重要者是“建储”后,《汉报》等新党报刊为维持“反废立”的舆论热潮,有心煽惑;旧党为压制舆论而野蛮报复。政局在“新党肆于言”“旧党肆于权”的交替上升中一步步恶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史札记
    戊戌变法前慈禧光绪权力关系二题
    刘文华
    2019, 0(3): 140-147. 
    摘要 ( )   PDF(63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季京师模范监狱的构筑
    李欣荣
    2019, 0(3): 148-156. 
    摘要 ( )   PDF(7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